专业介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专业介绍 >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 正文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简介

一、学院介绍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是首批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全国党建标杆院系、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先后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建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全国人工智能教学协作共同体牵头单位,建有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学院目前设有契合区域产业需求的5个专业,分别为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区块链技术应用,是教育部、财政部“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在金平果“高水平专业群综合竞争力评价”位列全国所有246个专业群中第五、同类专业群中位居第一,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全国700多所院校中连续保持全国排名第一。

学院携手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头部企业,面向高端产业、服务产业高端,建有高职领域首个腾讯高等工程师学院、首个“教育部-亚马逊AWS云创学院”、麒麟高等工程师学院、安服产业学院,紧跟产业新技术,培养信息技术行业急需的复合型、创新型数字现场工程师。腾讯高等工程师学院“腾飞班”入选教育部2021年“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典型案例。教师团队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级精品课程4项,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26部。师资队伍中既有服务产业的科研能手,又有考取行企高端证书的技能高手、全国技术能手,以及广东省教学名师、南粤优秀教师等。

学院建设有“数字现场工程师DFE系列工作室”、“电子靶场”“麒麟工坊”等国内一流教学实训设施,坚持金证、金赛、金服“三金”培养模式,重视学生技能培训,近五年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金砖国家技能大赛、苹果全球创新赛、“中国软件杯”、“挑战杯”等赛项中斩获国际、国家一等奖25项、省一等奖39项,更有学生获得“广东省技术能手”称号。学院毕业生1+X中级证书通过率达92.06%,高级证书通过率7.68%,许多学生在校期间还获得华为HCIE、红帽RHCA、亚马逊AWS等顶级权威职业证书。

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践行“体商、情商、智商”三商并举育人理念。实施 “灯塔工程”,建有iOS苹果创新俱乐部、乐创俱乐部、KAB创业俱乐部(全国百强社团)、旗袍协会等,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学院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与腾讯生态企业、华为ICT人才联盟、麒麟信创等机构团体合作,为毕业生求职就业创造良好机会,毕业生就业平均薪酬超平均值,74%的毕业生三年后实现职位晋升,就业满意度历年均超93%,用人单位满意度97%以上,不少优秀毕业生在腾讯、华为、联想、阿里、大疆、深信服等龙头企业就业。

二、专业介绍

1.软件技术

培养目标:软件技术专业是“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优秀专业和广东省示范专业、广东省一类品牌专业,2019年,入选教育部“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适应新一代软件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具备软件项目需求分析能力,熟练掌握一到两门程序设计语言,并能按照软件工程规范要求熟练完成软件开发、测试与部署,面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领域,能够从事云软件开发、Web应用开发、Java开发、AI应用开发、工业软件应用开发和软件测试等工作岗位、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本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紧密围绕软件开发前沿技术与行业需求,构建了以实战为导向的特色课程体系。课程涵盖从基础到前沿的多个领域,包括.Net程序开发实战、Java程序设计、Java Web程序设计等编程类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编程基础;EAP系统开发、MES系统开发基础、MES开发实战等特色课程,聚焦企业级应用开发,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轻量级云原生企业应用开发、云软件开发与应用等课程紧跟云计算与云原生技术趋势,提升学生在新兴领域的竞争力;跨平台移动应用开发、智能化数据爬取与可视化、Python数据分析技术等课程,强化学生在移动开发与数据分析领域的实战能力;深度学习应用开发、人工智能软件开发实战等前沿课程,助力学生掌握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技术;最终通过云软件企业综合项目开发实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企业级项目开发,提升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能力。整个课程体系注重实践与创新,旨在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高素质软件技术人才。

人才培养特色:本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在于突出专业差异化优势,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培养体系。首先,课程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核心技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专业打造了“产学研用”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与多家知名企业(如腾讯、华为等)深度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同时,本专业配备专业导师团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此外,专业教师积极拓展国际化视野,与国外高校开展交流项目,引入国际前沿课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竞争力。通过这些特色举措,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就业方向:本专业就业领域主要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岗位包括但不限于:Web应用开发工程师、Java开发工程师、AI应用开发工程师等。以Web应用开发工程师为例,职业发展路径通常从初级开发阶段开始,逐步积累技术能力和项目经验。初级阶段,主要负责实现简单的前端页面和后端逻辑。进入中级阶段,能够独立完成复杂功能模块的开发,并开始接触系统架构设计。在高级阶段,能主导大型项目的开发,解决技术难题,指导团队成员。最终,可成为Web技术专家或架构师,负责整体系统架构规划,推动技术创新和项目高效交付。此外,Web开发工程师还可以向管理方向发展,负责项目规划、团队管理和客户沟通,或转型为全栈工程师,适应更多元的开发需求。

2.计算机应用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与麒麟软件有限公司共建“麒麟信创高等工程师学院”,立足于破解信息技术“卡脖子”难题,共同培养国产操作系统领军人才。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网络及终端操作系统运维管理能力、数据库和应用系统运维能力、网站开发与维护能力,适应“互联网+”技术发展及企业信息化管理需求,满足产业急需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核心课程

基础课程:应用数学基础、大学物理、python程序设计、高级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系统运维:Linux操作系统应用基础、Linux操作系统服务器管理、Linux操作系统定制、Linux企业级应用、Ansible自动化运维管理、python自动化运维、路由交换设备管理等。

Web开发:HTML5开发基础、前端开发实战、web全栈开发实战等。

云平台运维:云计算基础、容器技术与应用、云应用管理项目实践、公有云应用与安全运维等。

创新导向培养:开设人工智能导论、数据库运维与优化、国产中间件项目开发、大模型应用实践、创新创业基础与实践等。

人才培养特色:专业联合麒麟软件有限公司,共同成立“麒麟信创高等工程师学院”,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组建信创特色的卓越师资团队,开展信创订单班人才培养。引入一线真实项目,脱敏改造后形成典型教学案例,建设较为完备的专业教学课程资源;依托麒麟软件,引入海量、真实的信创系统运维和适配测试类项目,师生通过参与真实的一线生产项目,开展“三真一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锻炼和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和水平。

就业方向

系统运维工程师:针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事业单位,保障IT基础设施稳定运行,负责系统监控、故障排查、性能调优、日常运维自动化、备份恢复与系统安全防护;确保业务连续性、系统高可用性。

网站开发工程师:针对企业信息网站、应用程序,完成前、后端程序的设计、编码和维护工作,确保应用系统稳定运行,提升用户体验。

云运维工程师:参与企业系统云平台架构设计,确保信息系统服务安全、高效、稳定运行,确保设备、业务及安全状态可监可控,能够快速响应并解决云环境中的安全与故障问题。

特别说明:2024年“金苹果”专业及专业群排行榜发布,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全国排名第一,2024年12月专业广东省品牌专业通过验收,专业2016年通过国家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验收。专业现有2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Linux操作系统桌面管理》和《Linux操作系统服务器管理》,拥有广东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和省级实训基地,建成了拥有国产服务器、工作站、操作系统和中间件的全信创教学环境。

3.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培养目标: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是“国家骨干校建设”广东省品牌专业群专业、“国家双高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群专业,契合了深圳移动互联产业快速发展需求,采取完全学分制的培养模式。大一不分方向必修专业基础课,大二后根据就业岗位和自身的兴趣选修对应方向的专业课;依托深圳软件产业优势,培养掌握移动互联应用开发技能,系统地掌握跨平台编程语言、移动互联网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够胜任移动应用系统前后端开发、Web前端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本专业与软通科技有限公司、映翰通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金溢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企业在专业课开设、实训、实习等方面和专业深度共建,在人工智能技术的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开发、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工业互联等项目开发方面深入合作,在人才联合培养、教学资源共建、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核心课程:本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紧密围绕移动应用开发前沿技术与国产信创开发需求,构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特色课程体系。课程涵盖前端开发、后端开发、国产信创、人工智能、运维测试等多个就业岗位技能,包括数据库设计与实现、云计算基础、程序设计基础、HTML5基础、JavaScript基础、Android应用开发基础专业基础课;Java Web程序设计、Android项目开发实战、移动应用开发测试、跨平台移动应用开发、鸿蒙移动应用开发、鸿蒙项目开发实战等专业核心课;以及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开发、鸿蒙自动化测试、软件系统运维、机器视觉与大模型入门等专业拓展课。

人才培养特色:本专业紧密结合深圳移动互联产业的发展需求,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实施完全学分制的培养方案,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就业需求选择相应的方向课程,既满足行业多样化的岗位需求,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实践教学体系方面,学校与软通科技、映翰通科技、金溢科技等一流企业合作,提供真实项目实训机会,学生不仅可以在企业中获得实习与就业机会,还能参与到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前沿项目的开发实践中。此外,我们特别重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开设创业指导课程、创新项目实践等形式,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助力其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实现自主创业。国际化视野方面,本专业与香港理工大学、香港都会大学、香港职教局深入合作,鼓励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推动学生了解全球最新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支持学生参与香港理工大学专升本,增强其在国际化工作环境中的竞争力,支持学生就业于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

就业方向:本专业就业方向集中在移动通讯服务公司和移动游戏软件企业。培养从事Android、鸿蒙、iOS、跨平台移动应用软件开发、Web前端开发、后端服务器开发、移动互联网上的人工智能应用开发、移动互联方向自主创业、移动平台营销、运维、测试等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4.区块链技术应用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适应数字经济背景下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关键能力要求。学生将掌握Web前端软件设计与开发、区块链网络搭建与运维、智能合约与联盟链应用、区块链应用程序设计与开发等技术,能够分析金融、工业、供应链、物流、交通等行业的区块链应用需求,并利用云计算、区块链与人工智能技术完成跨平台的程序开发任务。专业旨在培养能够从事区块链软件设计开发、实施与运维,及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相关项目管理、销售与咨询等岗位的专业人才,适应数字经济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需求。

核心课程:本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紧密围绕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需求,构建了以实践为导向的特色课程体系。课程涵盖从基础到前沿多个领域,包括程序设计基础HTML5基础信创数据库开发技术Linux操作系统等基础类课程,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编程基础;区块链应用基础区块链应用设计与开发等特色课程,聚焦区块链应用开发,培养学生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Go语言区块链应用开发智能合约开发实战等核心课程,紧跟区块链技术的最新发展,提升学生在区块链领域的技术竞争力;可信智能技术应用创新创业实践区块链商业运营管理实战等课程,强化学生在区块链技术应用与商业化运作方面的实战能力;最终通过区块链全栈企业项目综合实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区块链项目开发,提升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能力。整个课程体系注重实践与创新,旨在培养适应区块链行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人才培养特色:本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在于突出专业差异化优势,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培养体系。首先,课程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核心技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专业打造了“产学研用”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与多家知名企业(如腾讯、华为等)深度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同时,本专业配备专业导师团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此外,专业教师积极拓展国际化视野,与国外高校开展交流项目,引入国际前沿课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竞争力。通过这些特色举措,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就业方向本专业就业领域主要涉及数字经济、区块链、软件与信息技术相关产业中的软件开发企业及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研发部门,岗位包括但不限于:区块链应用操作员、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运维工程师、前端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等。以软件开发工程师为例,职业发展路径通常从初级开发阶段开始,主要负责基本功能模块的开发与调试;进入中级阶段,能够独立承担较复杂功能的开发,参与系统设计、需求分析和技术选型;在高级阶段,软件开发工程师能够主导技术架构设计、解决复杂技术问题,并指导团队成员。软件开发工程师还可转型为项目经理,负责项目规划、团队管理和客户沟通,或向全栈工程师转型,全面提升开发能力,适应多样的技术需求。

5.计算机网络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信息化与智能化浪潮背景下的新经济需求,致力于培养理论扎实、技能全面、实践能力突出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将系统掌握网络体系结构、设备配置、网络安全、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具备网络规划设计、故障排除、网络应用开发和优化管理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工程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毕业生不仅能够胜任网络系统集成、网络应用开发维护和网络运维管理等核心岗位,还能适应后续技术迭代与跨领域融合发展,满足通信、互联网、智能制造等行业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成为推动现代信息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核心课程

产业紧密对接:IT终端设备的配置与维护、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安全设计与管理等课程全面覆盖网络搭建、云计算、智能运维、信息安全等核心岗位要求。

多技术平台融合:云计算技术应用、网络服务器虚拟化部署等课程广泛引入华为云、腾讯云、VMware等主流企业技术平台与认证体系。

智能化与自动化并重:程序设计基础、网络自动化运维等课程强化Python脚本、自动化运维(Ansible/SaltStack)等热门技能。

创新导向培养:开设人工智能导论、软件定义网络技术与实践、云平台实训等课程,引导学生掌握新兴技术趋势,具备创新应用能力。

人才培养特色:本专业坚持“产教融合、项目驱动、校企协同”办学模式,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和工程训练的优势,构建“课堂—实训室—企业”三位一体的实战平台。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真实案例、定制化项目实训和竞赛激励,强化“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通过开展“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等社团品牌活动、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形成鲜明的专业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差异化优势。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广泛,主要服务于通信运营商、互联网及IT服务企业、金融、能源、制造及政府信息化部门。毕业生可从事网络工程师、系统运维工程师、网络安全技术员、云计算维护工程师、数据通信设计与管理等技术岗位,并具备进一步向项目管理、技术支持与解决方案规划等高级职位晋升的潜力。近年来,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与项目实训,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培养的优秀毕业生成功就业于腾讯、华为、各大商业银行等知名企业,展示出优良的职业发展和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就业方向的精准定位和不断优化的实践教学,确保了人才与行业需求的高效对接与良性发展。

特别说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教育部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牵头建设专业、广东省示范性建设专业,组织教师和学生多次参加全国、省计算机网络应用技能竞赛、信息安全技能竞赛等,获得过国家一等奖、二等奖、省级一等奖、二等奖等多项荣誉,迄今培养了80多名CCIE(思科认证互联网专家)、HCIE(华为认证互联网专家),在就业企业中获得了一致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