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2002年4月,2025年6月,经教育部批复,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置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387.40亩,现有全日制学生15037人,教职工1348人,17个二级学院、3个研究院。学校开设信息类为主的专业54个,2025年开设本科专业5个。学校先后成为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国家职教“双高计划”“优”等校。10个专业位列全国职业院校第一。工程科学学科连续入选ESI全球排名前1%。2025年软科中国高职专科院校综合排名第1位,GDI高职高专排行榜第1位。
学校专业对接产业,深化产教融合,建设与深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相契合的办学格局。对接深圳“20+8”产业集群,建设“强芯铸魂、增智培元、翔空通联、向未来”战略性专业布局,与腾讯、汇川等平台型企业创建4个高等工程师学院,开设12类特色班,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特色产业学院,与中国电子、华为共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载体。4个产业学院获评工信部、广东省示范性产业学院。产教科融合案例作为国家发改委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
学校立足职教特色,着眼全面育人,培养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好、技术好、实践能力强、适应能力强“两好”“两强”技术技能人才。开发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10门,入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56部。近三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7项,2023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两项,一等奖数量并列全国职校第一;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省级奖项119项,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国赛奖项3个,获奖团队数居全省同类院校第一;1位青年教师获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光电技术赛项金牌;学生获得技能大赛国际国家级奖项113项,“挑战杯”国赛特等奖实现广东职业院校零的突破;338名学生获得华为HCIE等行业顶级证书。构建六大版块(信息技术与科学、数理逻辑与训练、语言文化与交流、艺术鉴赏与美育、创新创业与工匠、社科基础与体商)的素质赋能育人体系。学校诗经基地获立项教育部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先后荣获国家级奖项15个。
学校深化科教融汇,助力区域产业高端发展,科技服务能力不断提高。连续1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2024年首次参与国家重大重点项目4项。联合华为等科技领军企业共建“深信创新港”,联合中芯国际等名企组建第三代半导体、新材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及概念验证中心。截至目前,共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7个。深信新材料研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获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认定。与汇川、金蝶、海目星等头部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协同交付中心等,开展产品研发与项目交付,实现校企双向赋能,以科研助力企业高端化发展。
学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一支博士率高(专任教师55.3%)、“双师型”教师比例高(78.87%)、攻克行业关键技术能级高的卓越教师队伍。全职教师中,3名教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各1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获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珠江学者10人,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5人,鹏城学者2人,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选手、全国技术能手7人。
学校强化国际化发展布局,完善国际交流体系,职教出海提质增效。深化与日、德、法、西及“一带一路”等重点国家和地区合作。建设海外“国际智能工坊”;推广“国际管培生计划”,推动中国职教标准、资源及装备出海。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打造ICT职教留学品牌,留学人数逐年增加。近五年与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联合培养学历留学生共141人。入选教育部“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和欧盟“伊拉斯谟世界计划”,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尼日利亚产教联合体”,参与华为南非TVET院校课程改革合作项目,在法国巴黎落地首个“伙伴ICT学院”,全球部署ICT孪生实验室3个,获评广东省教育厅首批“岭南工匠学院”建设单位。持续推进“深信院·屯马ICT人才基地”及香港都会大学联合培养项目。8项国际职业资格标准与48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IOE项目海外课程资源实现“走出去”。
青春深信成新锐,勇向潮头唱大风。面向“十五五”与2035年远景目标,学校将以“服务学生成长、服务教师发展、服务产业进步”为工作主线,走高适应、高融通、高质量、高活力、高贡献发展之路,建设国内领先世界知名职业院校和中国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示范校,实现“数智人才培养高地、技术研发服务重镇、职教国际交流窗口、师生发展幸福家园”四大愿景,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技术大学。
(数据截至202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