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专业介绍 > 信息与通信学院 > 正文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

1) 培养目标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紧贴5G通信与智能终端技术发展趋势,设有“5G智能网络及应用”和“移动智能终端及应用”两个方向,培养适应国家数字化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将系统掌握移动通信系统设计与维护、智能终端检测与应用开发等核心能力,具备通信网络优化、终端检测、终端技术支持、移动应用开发等职业能力。毕业生能胜任通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互联网企业、硬件设备商等领域的技术支持与研发岗位,具备持续学习与岗位发展潜力。

2) 核心课程

5G智能网络及应用方向:开设移动通信技术、《站点工程勘察与设计、移动通信全网建设、移动网络智能运维、通信网络优化、SDN/NFV网络架构与技术、移动网络智能场景应用、电子系统设计与开发实战、智慧工厂组网与运维综合实战、智慧工厂5G应用综合开发实战,培养学生5G网络部署、智能运维及场景应用等能力。

移动智能终端及应用方向:专业核心课开设移动通信技术、通信电子线路、芯片级检测与数据恢复、移动电话测试与维修、JAVA程序设计、移动应用设计、移动终端应用开发、智能终端岗位综合实战、智慧工厂5G应用综合开发实战,培养学生智能场景下的移动智能终端软硬件设计、开发、测试、维修能力。

3) 人才培养特色: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理念,精准对接深圳20+8产业,聚焦5G智能网络建设与智能终端技术两个方向,构造“多元协同、双核育人、两翼支撑、三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华为、中兴、三大运营商等通信龙头企业,多元协同搭建协同育人平台。以协同育人平台为纽带,对接岗位需求,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与专业核心能力。专业以工程过程系统化构建“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体系,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打造岗位真实工作场景,与华为、深开鸿紧密合作,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校企共研融入技能认证、大赛内容、企业案例的教学实训资源。通过华为数通、云计算系列认证及国家终端方向技能认证保障教学质量,通过“5G组网与运维”等技能大赛锤炼综合能力、通过创新孵化赋能可持续发展,三轮驱动让学生能为5G+不同智慧场景按需进行网络部署与运维、能进行智能终端软硬件开发、测试及维护,成为移动通信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5年,本专业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了国家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2项。本专业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共同开展了“华为全场景智能终端服务人才培育项目”,实现了 “对岗实训-顶岗实习-高薪对口就业”,近3年,超30名学生进入华为慧通对口就业,超60名学生被华为终端生态圈企业录用。

本专业育人基础雄厚,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是国家第一批双高专业群领头专业、广东省一类品牌专业,金平果排行榜连续5年全国第一。专业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领衔的专任教师+企业导师的混编省级教师团队,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和省级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有国家级5G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专业人才培养成果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

4) 就业方向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深度对接通信与智能产业头部资源,构建"校企战略合作平台",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优质就业通道。华为、中兴、爱立信等全球通信设备制造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腾讯、阿里云、字节跳动等互联网科技企业,以及大疆、比亚迪、海康威视等智能终端与物联网领军企业,以产业中的5G/6G网络建设、智能终端软硬件研发等前沿领域为载体,为学生提供通信网络部署与运维、智能设备开发等核心岗位。通过"产业导师驻校+教学工坊共建"的产教融合模式,学生在实战中完成从基站组网调试到终端协议开发的进阶训练,打通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头部企业用人需求精准衔接的成长通道,可胜任的岗位包括:

1. 通信网络方向:

5G/6G网络工程师】负责移动通信基站选址、参数配置及网络优化,运用AI算法实现智能运维,提升5G网络覆盖质量与用户体验

【大数据通信分析师】通过信令数据挖掘用户行为特征,优化网络流量分配策略,支撑运营商精准营销与服务质量提升

【通信设备安装调试工程师】主导基站设备的硬件安装、光缆熔接及系统联调,确保设备开通验收符合行业标准,使用网管平台完成核心网虚拟化部署,支持SDN/NFV等新型网络架构的落地实施

数字方案解决设计师】为制造、港口等行业定制5G专网解决方案,完成工业CPE部署与调测。

2. 智能终端方向

【鸿蒙/安卓应用开发工程师】开发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应用,实现物联网设备远程控制、数据交互等功能,适配智能场景需求。

终端技术支持工程师提供智能终端(如手机、穿戴设备)的售前技术咨询、售后问题诊断与解决方案落地。

通信模块开发工程师研发4G/5G通信模组,优化终端设备的网络接入性能与功耗,推动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产品的通信能力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