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专业介绍 > 信息与通信学院

信息与通信学院简介

一、学院介绍

信息与通信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精准对接深圳“20+8”战略中的网络与通信产业集群,涵盖物联网应用技术、智能互联网络技术、现代移动通信技术、汽车智能技术等4个信息类招生专业。学院现有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骨干校重点专业1个,省级示范专业1个,省级一类品牌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省级教学资源库1个,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广东省教学成果奖3项。

学院现有教职工74人,在55位专任教师中,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27人,博士、博士后48人。学院拥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3人、南粤优秀教师1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建有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获广东省教学名师奖2人,通过华为HCIE顶级认证教师21人(位列全国第一)。

学院与华为、深开鸿等龙头企业深度产教融合,打造了鲲鹏产业学院、全球首家华为ICT学院国际人才交流中心和开源鸿蒙高等工程师学院等育人平台,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等一流的实训基地,设备资产总值超过1.5亿元。学院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育人成效显著。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获全国职业大赛一等奖10个,省级二等奖以上70个,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5G全网建设技术赛项连续5届获得一等奖。截至2024年,超过200名学生获得华为HCIE顶级证书,其中70余名毕业生与华为及华为子公司深圳慧通成功签约。

学院建有广东省智能互联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无线通信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中心和龙岗区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近五年,学院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市级科研项目40余项,到账科研经费5000多万元,发表SCI/EI论文110余篇,拥有授权发明专利44项,实用新型专利53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深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二、专业介绍

1.智能互联网络技术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对接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以智能网络技术、开源鸿蒙移动应用开发、云计算技术、智能网联与V2X通信技术等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课程体系核心,培养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面向信息与通信行业的智能互联硬件工程师、智能网络工程师、移动应用工程师与云应用工程师等职业,能够从事智能互联设备开发、智能网络建设与运维、智能终端应用开发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2)核心课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高级路由与交换、通信网络优化、鸿蒙移动应用开发、HarmonyOS智能互联设备开发、汽车V2X通信技术、智能互联网络组网与优化实战、开源鸿蒙软硬件开发综合实践等。

3)人才培养特色:

本专业实施“国产信息技术+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革新原有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专业教师与龙头企业专家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全程合作,共同建设立体化教材、模块化课程教学资源,课程内容融入鸿蒙应用与智能硬件开发、5G通信、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等最新ICT技术。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使学生在毕业时具备智能网络测试与优化、移动应用开发、智能硬件开发、云计算运维的专业技术能力。此外,专业选拔并资助部分优秀学生考取华为HCIE高端认证证书。近3年,专业近百名学生考取了华为HCIE专家级证书,获得在华为生态圈企业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机会。

本专业教师团队拥有教授3名,珠江学者1名,被评为广东省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多名专任教师有中科院、华为、中兴工作经历,此外专业还拥有多名具备丰富一线工作经验和华为HCIE证书资格的企业外聘教师。专业与华为联合建设有华为ICT学院国际人才交流中心、鲲鹏产业学院等育人平台和广东省智能互联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近五年,本专业学生先后获得华为ICT大赛全国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一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现代通信网络部署与优化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等优异成绩。

4)就业方向

本专业深度对接网络与通信产业头部资源,移动、联通、电信等网络运营商、华为、中兴等通信网络龙头企业及其生态企业,为学生提供智能互联网络设计、方案规划、项目管理与市场营销、移动应用开发、云应用开发与技术支持、汽车智能网联技术服务等领域的就业岗位。通过校企产教融合,学生深度参与企业真实项目,获得对接高端证书的职业技能,可胜任的岗位包括:

【智能网络工程师】根据需求规划、设计通信网络系统,并实施、督导通信网络工程项目建设,设计、开发通信网络业务产品。

【智能硬件工程师】根据智能硬件系统的应用场景需求,提出解决方案,进行智能硬件系统的装配、调试及故障排除。

【汽车智能网联工程师】智能网联系统需求分析、方案编写以及车载通信模块的设计、开发、测试。

【智能应用工程师】基于云平台和移动终端,分析智能应用开发需求并编写模块设计文档,编写、调试程序代码,验证终端程序。

2.智能互联网络技术(鲲鹏班入校后选拔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在大一入学时遴选有较强学习意愿的学生成立鲲鹏特色班,鲲鹏班人才培养方案对接华为主导开发的鲲鹏昇腾技术体系,以国产自主信息技术作为课程体系重要内容,帮助学生达到华为HCIE专家认证的技术水平,助力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鲲鹏班培养面向信息与通信行业的智能网络工程师、鲲鹏应用工程师、昇腾AI工程师、移动应用工程师、云应用工程师等职业,能够从事鲲鹏应用迁移与开发、昇腾AI应用开发、智能终端应用开发、智能网络建设与运维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2)核心课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鲲鹏应用移植与优化、昇腾人工智能应用开发、云计算技术、高级路由与交换、通信网络优化、鸿蒙移动应用开发、汽车V2X通信技术、openGauss数据库技术、鸿蒙昇腾大数据处理实战、云平台智能网联综合实战等。

3)人才培养特色:

本专业鲲鹏班实施“国产信息技术+高端证书培养”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在鲲鹏班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革新原有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专业教师与龙头企业专家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全程合作,共同建设立体化教材、模块化课程教学资源,课程内容融入昇腾AI、鲲鹏智能计算、鸿蒙应用开发等最新国产信息技术体系。

鲲鹏班开展高端证书培养,通过强化培训和实践,使学生在毕业时达到华为HCIE证书所要求的技术技能水平。鲲鹏班资助学生考取行业高端证书,从而获得在华为生态圈企业实现高质量就业的资格。

本专业教师团队拥有教授3名,珠江学者1名,被评为广东省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多名专任教师有中科院、华为、中兴工作经历,此外专业还拥有多名具备丰富一线工作经验和华为HCIE证书资格的企业外聘教师。专业与华为联合建设有华为ICT学院国际人才交流中心、鲲鹏产业学院等育人平台和广东省智能互联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近五年,本专业学生先后获得华为ICT大赛全国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一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现代通信网络部署与优化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等优异成绩。

4)就业方向

本专业深度对接网络与通信产业头部资源,移动、联通、电信等网络运营商、华为、中兴等通信网络龙头企业及其生态企业为学生提供智能互联网络设计、方案规划、项目管理与市场营销、移动应用开发、云应用开发与技术支持、鲲鹏应用开发与迁移、昇腾AI应用开发等领域的就业岗位。近3年,专业近百名学生考取了华为HCIE专家级证书,获得在华为生态圈企业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机会。本专业可胜任的岗位包括:

【智能网络工程师】根据需求规划、设计通信网络系统,并实施、督导通信网络工程项目建设,设计、开发通信网络业务产品。

【鲲鹏应用工程师】参与项目需求分析、软件架构设计,采用敏捷软件设计开发模式,负责鲲鹏应用的开发、迁移、性能调优工作。

【智能应用工程师】基于云平台和移动终端,分析智能应用开发需求并编写模块设计文档,编写、调试程序代码,验证终端程序。

【昇腾AI工程师】根据项目需求分析,负责AI模型在昇腾平台的部署、调优和应用开发工作。

3.现代移动通信技术

1) 培养目标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紧贴5G通信与智能终端技术发展趋势,设有“5G智能网络及应用”和“移动智能终端及应用”两个方向,培养适应国家数字化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将系统掌握移动通信系统设计与维护、智能终端检测与应用开发等核心能力,具备通信网络优化、终端检测、终端技术支持、移动应用开发等职业能力。毕业生能胜任通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互联网企业、硬件设备商等领域的技术支持与研发岗位,具备持续学习与岗位发展潜力。

2) 核心课程

5G智能网络及应用方向:开设移动通信技术、《站点工程勘察与设计、移动通信全网建设、移动网络智能运维、通信网络优化、SDN/NFV网络架构与技术、移动网络智能场景应用、电子系统设计与开发实战、智慧工厂组网与运维综合实战、智慧工厂5G应用综合开发实战,培养学生5G网络部署、智能运维及场景应用等能力。

移动智能终端及应用方向:专业核心课开设移动通信技术、通信电子线路、芯片级检测与数据恢复、移动电话测试与维修、JAVA程序设计、移动应用设计、移动终端应用开发、智能终端岗位综合实战、智慧工厂5G应用综合开发实战,培养学生智能场景下的移动智能终端软硬件设计、开发、测试、维修能力。

3) 人才培养特色: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理念,精准对接深圳20+8产业,聚焦5G智能网络建设与智能终端技术两个方向,构造“多元协同、双核育人、两翼支撑、三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华为、中兴、三大运营商等通信龙头企业,多元协同搭建协同育人平台。以协同育人平台为纽带,对接岗位需求,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与专业核心能力。专业以工程过程系统化构建“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体系,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打造岗位真实工作场景,与华为、深开鸿紧密合作,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校企共研融入技能认证、大赛内容、企业案例的教学实训资源。通过华为数通、云计算系列认证及国家终端方向技能认证保障教学质量,通过“5G组网与运维”等技能大赛锤炼综合能力、通过创新孵化赋能可持续发展,三轮驱动让学生能为5G+不同智慧场景按需进行网络部署与运维、能进行智能终端软硬件开发、测试及维护,成为移动通信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近5年,本专业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了国家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2项。本专业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共同开展了“华为全场景智能终端服务人才培育项目”,实现了 “对岗实训-顶岗实习-高薪对口就业”,近3年,超30名学生进入华为慧通对口就业,超60名学生被华为终端生态圈企业录用。

本专业育人基础雄厚,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是国家第一批双高专业群领头专业、广东省一类品牌专业,金平果排行榜连续5年全国第一。专业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领衔的专任教师+企业导师的混编省级教师团队,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和省级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有国家级5G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专业人才培养成果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

4) 就业方向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深度对接通信与智能产业头部资源,构建"校企战略合作平台",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优质就业通道。华为、中兴、爱立信等全球通信设备制造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腾讯、阿里云、字节跳动等互联网科技企业,以及大疆、比亚迪、海康威视等智能终端与物联网领军企业,以产业中的5G/6G网络建设、智能终端软硬件研发等前沿领域为载体,为学生提供通信网络部署与运维、智能设备开发等核心岗位。通过"产业导师驻校+教学工坊共建"的产教融合模式,学生在实战中完成从基站组网调试到终端协议开发的进阶训练,打通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头部企业用人需求精准衔接的成长通道,可胜任的岗位包括:

1. 通信网络方向:

5G/6G网络工程师】负责移动通信基站选址、参数配置及网络优化,运用AI算法实现智能运维,提升5G网络覆盖质量与用户体验

【大数据通信分析师】通过信令数据挖掘用户行为特征,优化网络流量分配策略,支撑运营商精准营销与服务质量提升

【通信设备安装调试工程师】主导基站设备的硬件安装、光缆熔接及系统联调,确保设备开通验收符合行业标准,使用网管平台完成核心网虚拟化部署,支持SDN/NFV等新型网络架构的落地实施

【‌数字方案解决设计师】为制造、港口等行业定制5G专网解决方案,完成工业CPE部署与调测。

2. 智能终端方向

【鸿蒙/安卓应用开发工程师】‌开发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应用,实现物联网设备远程控制、数据交互等功能,适配智能场景需求。

【‌终端技术支持工程师】‌提供智能终端(如手机、穿戴设备)的售前技术咨询、售后问题诊断与解决方案落地。

【‌通信模块开发工程师】‌研发4G/5G通信模组,优化终端设备的网络接入性能与功耗,推动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产品的通信能力升级。

4.物联网应用技术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云平台运维工程师、智能硬件实施工程师、物联网数据分析员、工业物联网技术员、物联网平台运维与管理、物联网解决方案设计与实施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2) 核心课程

Linux操作系统及应用、单片机应用开发、鸿蒙硬件开发技术、无线传感网技术、传感器技术与应用、鸿蒙移动应用开发、物联网综合应用开发、智能家居场景的生产性实践课;

3) 人才培养特色

本专业立足物联网行业前沿需求,创新构建“需求牵引·校企共育·项目赋能”三维协同育人模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贯穿人才培养全生命周期。深度融合企业资源,邀请华为、小米等行业领军企业全程参与课程开发与培养方案设计,确保学生精准掌握物联网核心技术脉络与前沿应用场景,实现“课堂即职场、实践即实战”的无缝衔接。通过沉浸式生产性实训及岗位顶岗历练,学生可在“做中学、学中创”的循环中锤炼硬核技能,锻造兼具技术深度与跨界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精准匹配物联网产业的人才需求。

本专业实力强:

(1)一流师资领航:核心教学团队由清华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博士领衔,汇聚广东省教学名师、深圳市高层次人才、深信学者、全国技术能手等优秀师资力量。

(2)标杆平台赋能:建设2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配备物联网智能感知、智能家居等全场景实训环境,实现“教学-科研-产业”三维资源深度耦合。

(3)赛创成果斐然:近三年斩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国家级奖项多项,以赛促教成果显著。

4) 就业方向

本专业深度对接物联网产业头部资源,搭建"名企直通车"就业生态。腾讯、京东、阿里巴巴等数字服务巨头、华为、中兴、小米等智能硬件领军企业及其生态企业,以万亿级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和工业互联网平台为载体,为学生提供云平台架构设计、物联网数据中台开发等核心岗位。通过校企产教融合,学生可深度参与企业真实项目,实现“高职起点,名企入场”的职业跃迁,可胜任的岗位包括:

【云平台运维工程师】:负责物联网云平台日常巡检、设备接入调试、数据异常排查,保障千万级设备稳定运行。

【智能硬件实施工程师】:主导物联网终端设备(如智能摄像头、传感器)的安装调试、网络配置、故障排查,保障设备高效接入系统。

【物联网数据分析员】:通过数据采集工具清洗物联网设备数据,生成可视化报表,为智慧农业、智慧家居等场景提供决策支持。

【工业物联网技术员】:参与工厂自动化产线物联网改造,完成设备联网、PLC调试、MES系统集成,提升生产效率。

5.物联网应用技术(鸿蒙班入校后选拔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备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尤其精通鸿蒙系统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鸿蒙云原生开发工程师、鸿蒙智能终端部署工程师、鸿蒙物联网数据工程师、鸿蒙工业互联工程师等职业,能够从事物联网系统设计、鸿蒙应用开发、系统集成与部署、平台运维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2) 核心课程

开源鸿蒙操作系统、单片机程序基础、开源鸿蒙软件开发、无线传感网技术、开源鸿蒙传感器开发、鸿蒙物联网综合应用开发、华为物联网认证实战、传感网开发实训、开源鸿蒙系统综合应用开发。

3) 人才培养特色

物鸿蒙特色班精准锚定物联网产业变革方向,旨在培养精通鸿蒙系统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满足物联网行业对鸿蒙技术应用的高端人才需求。与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以鸿蒙系统为核心,打造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深度融合鸿蒙技术,形成差异化教学优势。通过生产性实践教学模式,如华为物联网认证实战、开源鸿蒙系统综合应用开发等,让学生在真实项目环境中掌握鸿蒙系统开发与应用技能,确保学生毕业即具备高级职业技能。

本专业实力强:

(1)一流师资领航:核心教学团队由清华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博士领衔,汇聚广东省教学名师、深圳市高层次人才、深信学者、全国技术能手等优秀师资力量。

(2)鸿蒙生态筑基:建设开源鸿蒙高等工程师学院,搭建鸿蒙的课程体系和实践场景,实现鸿蒙技术链、创新链、产业链资源深度融合。

(3)赛创成果斐然:近三年斩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国家级奖项多项,以赛促教成果显著。

4) 就业方向

本专业聚焦鸿蒙生态战略布局,深度对接华为系产业资源池,构建"鸿蒙人才直通车"特色就业体系。依托华为终端、鸿蒙智联生态伙伴、OpenHarmony开源社区及智慧交通、智慧能源、全屋智能等万亿级鸿蒙化产业场景,重点培育云-边-端协同开发、鸿蒙原生应用开发等核心岗位能力。通过"鸿蒙开发者认证+企业真实项目"双轨培养模式,学生可深度参与OpenHarmony系统移植、分布式软总线开发等前沿实践,实现"鸿蒙赋能,名企直达"的职业跃迁,可胜任的岗位包括:

【鸿蒙云原生开发工程师】:负责鸿蒙云平台分布式架构设计、设备虚拟化接入、跨端数据同步开发,保障亿级IoT设备全场景互联稳定性。

【鸿蒙智能终端部署工程师】:主导OpenHarmony设备端系统裁剪移植、HarmonyOS Connect设备接入、南向设备协议适配,构建多模态智能终端接入体系。

【鸿蒙物联网数据工程师】:运用DevEco Studio工具链进行设备数据建模、时序数据库开发、AI算法模型部署,为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场景提供实时数据智能分析服务。

【鸿蒙工业互联工程师】:参与基于鸿蒙的工业现场总线改造、边缘计算网关开发、数字孪生系统搭建,实现工厂设备全生命周期的鸿蒙化智能管理。

6.汽车智能技术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电子信息类新工科相关领域交叉融合专业,旨在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车载核心操作系统、智能车联网、智能无人驾驶、智能座舱等职业,能够从事智能环境感知与融合、智能无人驾驶规划与决策、智能汽车线控底盘技术、智能座舱技术、车路协同与V2X技术、新能源智能汽车等技术开发;能够从事智能汽车“研发-生产-服务”全价值链的产业需求服务与前沿技术开发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2) 核心课程

智能汽车环境感知技术、智能汽车域架构与线控技术、智能座舱技术、智能移动计算(MDC)技术、汽车V2X通信技术、智能驾驶技术、智能交通系统、智能物联网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汽车构造、计算机网络技术、开源鸿蒙操作系统等。

3) 人才培养特色

‌本专业采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双融合”育人模式,产业、企业全程参与。引入比亚迪、华为、速腾聚创等校企联合融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态,实现技术标准与教学内容实时同步。创新创业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华为等企业共建广东省智能互联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开鸿共建开源鸿蒙高等工程师学院等,打造“技术+场景+管理”三驱动的高端平台,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从“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动空间”转变,通过“鸿蒙生态+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交叉融合,构建“标准认证-技术攻关-生态落地”培养闭环,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行业输送交叉融合型、复合型数智工程师。

本专业实力强:

(1)一流师资领航:专业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博士9人,博士率90%,师资团队拥有多年的新一代ICT技术、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等相关项目开发、管理、实施经验。另外,通过深度校企融合,联合比亚迪、华为、深开鸿等合作单位,提供一线高级技术人才,提升教学质量。

(2)标杆平台赋能:建广东省智能互联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车联网方向)、广东省汽车电子实训基地、智慧网联创新协同中心等,打造“技术+场景+管理”全场景教科研场景,实现“双融合”“三驱动”高素质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

(3)赛创成果斐然:近三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家级及省部级多项,中国通信学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等,“岗课赛证”融通效果显著。

4) 就业方向

本专业通过“双融合”“三驱动”的教育改革理念,联合比亚迪、华为、深开鸿等合作单位,促进产业、企业全程参与,构建了以开源鸿蒙操作系统为核心、人工智能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培养体系,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就业方向与培养模式,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的同频共振,为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输送“高素质、高技能、强应用、强创新”的现场工程师,可胜任的岗位如下:

【智能网联车系统应用开发工程师】从事智能汽车产品开发、集成与测试工程师、智能汽车产品开发助理工程师、智能汽车产品维护工程师、生产工艺管理、质量检测等面向整车及系统(部件)制作、运营、服务等行业的研发助理人员、生产制造人员、运营服务人员等职业。

【智能网联车关键零部件应用开发工程师】从事智能汽车产品开发、集成与测试工程师、智能汽车产品开发助理工程师、智能汽车产品维护工程师、生产工艺管理、质量检测等面向整车及系统(部件)制作、运营、服务等行业的研发助理人员、生产制造人员、运营服务人员等职业。

【智能网联车测试、维护工程师】从事智能网联车智能驾驶、网联、座舱等领域系统和模块场景设计与测试类岗位工作;从事智能网联汽车及系统(部件)功能检测、质量检验及认证等职业。

7.汽车智能技术(鸿蒙班入校后选拔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电子信息类面向新质生产力的特色专业,旨在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以满足国家信息产业发展重大需求的战略性基础产品为导向,面向万联未来,从事开源鸿蒙系统、基础软件产品生态技术、智能网联等职业,能够从事操作系统研发、智能硬件适配、智慧车联网技术、智能驾驶、鸿蒙智能座舱等“核心操作系统+智能网联”交叉集成技术开发;能够从事智能汽车“研发-生产-服务”全价值链的产业需求服务与前沿技术开发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2) 核心课程

开源鸿蒙软件开发、开源鸿蒙嵌入式系统开发、开源鸿蒙操作系统、鸿蒙智能座舱技术、智能移动计算(MDC)技术、汽车V2X通信技术、智能驾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物联网技术、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等。

3) 人才培养特色

本专业采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双融合”育人模式,产业、企业全程参与。与华为共建有“华为ICT学院国际人才交流中心”、与深开鸿联合成立“开源鸿蒙高等工程师学院”。注重创新创业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华为等企业共建广东省智能互联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开鸿共建开源鸿蒙高等工程师学院等,打造“鸿蒙生态+智能网联”双轮驱动育人平台,构建“标准认证-技术攻关-生态落地”培养闭环,构建“开源鸿蒙系统开发+智能网联技术”融合课程群,引入华为、深开鸿等校企联合融入鸿蒙生态,实现技术标准与教学内容实时同步,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行业输送掌握国产操作系统核心技术的复合型数智工程师,助力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本专业实力强:

(1)一流师资领航:专业有本校专任教师10人,其中博士9人,博士率90%。师资团队采用深开鸿资深技术专家携手校内导师的校企联合模式,双方已开展“开源鸿蒙教育行业特聘专家”19人,共建开源鸿蒙人才培养生态及服务平台、开源鸿蒙人才认证体系标准,提供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产业人才和师资培训等服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及国际化水平。

(2)标杆平台赋能:建广东省智能互联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车联网方向)、开源鸿蒙高等工程师学院、广东省汽车电子实训基地、智慧网联创新协同中心等,打造“技术+场景+管理”全场景教科研场景,实现“双融合”“三驱动”高素质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

(3)赛创成果斐然:近三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家级及省部级多项、开源鸿蒙生态比赛、中国通信学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等,“岗课赛证”融通效果显著。

4) 就业方向

本专业通过“双融合”“三驱动”的教育改革理念,联合比亚迪、华为、深开鸿等合作单位,促进产业、企业全程参与,构建了以开源鸿蒙操作系统为核心、人工智能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培养体系,以满足国家信息产业发展重大需求的战略性基础产品为导向,面向万联未来,从事开源鸿蒙系统、基础软件产品生态技术、智能网联等职业,能够从事操作系统研发、智能硬件适配、智慧车联网技术、智能驾驶、鸿蒙智能座舱等“核心操作系统+智能网联”交叉集成技术开发,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就业方向与培养模式,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的同频共振,为开源鸿蒙生态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输送“高素质、高技能、强应用、强创新”的现场工程师,可胜任的岗位如下:

【开源鸿蒙软硬件应用开发工程师】从事开源鸿蒙南向硬件应用技术开发、开源鸿蒙北向向APP应用技术开发、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软件、嵌入式系统、智慧网联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关键岗位应用技术开发。

【鸿蒙智驾系统应用技术工程师】从事基于开源鸿蒙操作系统,开发智能网联全车系统、智能车载终端系统适配、多端协同交互及车机安全防护功能等职业。

【智能网联车系统应用开发工程师】从事智能汽车产品开发、集成与测试工程师、智能汽车产品开发助理工程师、智能汽车产品维护工程师、生产工艺管理、质量检测等面向整车及系统(部件)制作、运营、服务等行业的研发助理人员、生产制造人员、运营服务人员等职业。

【智能网联车关键零部件应用开发工程师】从事智能汽车产品开发、集成与测试工程师、智能汽车产品开发助理工程师、智能汽车产品维护工程师、生产工艺管理、质量检测等面向整车及系统(部件)制作、运营、服务等行业的研发助理人员、生产制造人员、运营服务人员等职业。

【智能网联车测试、维护工程师】从事智能网联车智能驾驶、网联、座舱等领域系统和模块场景设计与测试类岗位工作;从事智能网联汽车及系统(部件)功能检测、质量检验及认证等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