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培养目标: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需求,秉承“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五育融合”理念,培养适应智慧教育创新与区域产业升级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聚焦 “学前教育、托育服务、智慧照护”三大方向,要求学生掌握儿童发展科学规律与现代化教育技术,具备融合湾区文化认同与国际视野的核心素养。在学前教育领域,强调活动设计、双语教学能力,能胜任教学与保育工作;托育方向侧重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照护技术,推动普惠性托育服务发展;智慧照护方向则依托AI、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全龄照护行为数据分析与个性化照护。
2) 核心课程:
(1)主干课程
AI+学前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法规和职业道德、AI+学前教育学、婴幼儿发展心理学、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等。
(2)方向课程
学前教育方向: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幼儿园环境创设
托育方向:婴幼儿生活照料、婴幼儿卫生与保健
智慧照护方向:智慧照护服务信息技术、全龄心理护理实务
3) 人才培养特色:
(1)专业构建政、校、园、企、师 “ 五位一体” 协同育人模式,以 “跨文化活动实践”“人工智能教育实训” 双平台升级实践教学,开发校企双元项目制课程,结合订单班定向培养,对接全龄保教产业需求。学生通过 “理论学习 — 项目实践 — 岗位实训” 递进培养,夯实保教核心技能与职业素养,强化跨文化沟通及智能教育应用能力,形成复合型职场竞争力。
(2)国际化培养依托“深港幼儿教育”“日本智慧养老”联合项目,引入香港课程框架、日本介护认证等国际资源,组建中外双导师团队,实行“境内筑基 + 境外拓展” 分段培养,支持学分互认升学及境外就业,起薪较国内平均高5倍以上。项目以“引标准、送人才”双轮驱动,培养具备双语能力、国际视野的全龄照护人才,构建“课程互通、学分互认、就业互荐”跨境培养体系。
4) 就业方向:
形成“一老一小”全龄覆盖,适配岗位包括:托育服务工作者、学前教育工作者、幼小衔接工作者、家庭教育指导师、家庭陪伴师、特殊儿童指导师、全龄陪护师、“老年大学”教师、社区全龄服务工作者、国际照护工作者等产业链上的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