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专业介绍 > 财经学院

财经学院简介

一、学院介绍

财经学院自 2011 年成立以来,始终聚焦深圳地方经济,紧密围绕财经类岗位需求,全面打造信息时代高质量财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83 名教职员工中,58 位专任教师里有博士后 20 人、深圳市高层次人才 11 人,45 人拥有 “985” 或 “211” 院校经济学或管理学博士学位。同时,36 位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兼职教师团队,为教学注入实践经验。

教学设施完备,20 间多媒体教室、16 间实训室,面积达 2563.3 平方米。校外与平安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用友集团、金蝶软件、新道科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招商证券、第一创业证券、北京东大正保科技、联洲税务师事务所、税友集团等知名企业共建30多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学院党委入选广东省“党建标杆院系”培养单位,以“立信、达通、思创、善学”为育人理念,以培养“三强一能”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财经工匠型人才为目标,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赋能增效。自成立以来已累计向社会输送 7583 名毕业生。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1 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一等奖、43 项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等,12名学生考取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高端技能证书。

学院以正保大数据会计、数智财经两个产业学院为依托,建成财经大数据应用中心、智慧财经产教融合基地;联合用友·新道、金蝶·精一两家国内企业数智化软件龙头企业,共同打造企业数智化转型协同交付中心,为区域企业数智化转型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以服务行企数字转型创新发展为导向,以湾区小微企业调研为基础,提供财务数字化、金融科技化、财经数智化社会服务。

二、专业介绍

1、大数据与会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对会计人才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人文素质,掌握为企业管控提供决策支持的会计智能核算、财务大数据采集分析管理应用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财务共享、智能财税核算、大数据业财分析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本专业还将从新生班级中遴选产生“正保数智特色班”,依托校企共建的正保大数据会计产业学院,培养具有智能财务分析、智能财务运营、大数据审计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培养成战略眼光、跨界融合、数字思维、决策能力的行业领军人才的潜力。

【主干课程】本专业凝心聚魂打造了一支校企联合、专兼结合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聚焦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开设了一系列高质量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经济法基础、企业财务会计、大数据财务管理、大数据财务分析、智能会计信息系统、RPA财务机器人开发与应用、产业学院岗位实践、大数据审计、数字化企业内部控制、智能财务成本管理(特色班)、智能税务管理(特色班)、中级财务会计(特色班)、项目管理(特色班)、数智项目实践(特色班),等等。

人才培养特色本专业是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和广东省高职教育二类品牌专业,2024年通过了英国国家学历学位评估认证中心(UK NARIC)国际专业标准认证,专业排名(“金平果排行榜”)跃居全国前5%。本专业产教融合推进的正保大数据会计产业学院获评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理实结合共建的校外实践基地获评省级校外实践教学示范基地,近三年,专业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斩获国际总决赛一等奖、国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累计完成国家级、省部级标志性成果60多项,为专业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就业方向】本专业招生情况好、就业率高,近三年专业第一志愿投档率100%,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98%,就业起薪稳居全省同类专业前列。本专业就业定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小企业群、会计中介机构、金融服务机构。毕业生能够从事会计核算,税务筹划财务数据采集,财务数据在预算、成本控制、资本运营、绩效管理方面的分析及管理应用等工作。

【特别说明】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省级品牌专业,1+X证书试点专业,UK NARIC国际专业标准评估认证专业

2、金融服务与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秉承“德技并修、产教融合”理念,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金融科技变革与现代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顺应金融行业发展趋势,要求学生掌握金融理论、业务技能及金融科技应用能力,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能在商业银行、证券、保险、金融科技等领域从事业务操作、数字营销、风险管理等工作,成为兼具专业素养与跨界融合能力的应用型复合人才。本专业还将从新生中遴选组建“数智金融特色班”,依托校企共建平台,聚焦金融科技前沿,强化学生在智能投顾、智能风控、数字化流程管理、金融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实战能力,为金融行业输送兼具战略视野、数字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未来领军者。

【主干课程】专业支撑课程:金融学基础、经济学基础、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基础、金融科技概论、投资学基础、金融法规与案例、Python程序设计与应用、个人理财、公司金融、人工智能金融、金融风险管理等。

核心技能课程:银行综合业务、证券投资实务、保险实务、金融数字营销、金融管理实务、大数据金融、区块链金融等。

集中实践课程:金融基础能力实训、金融科技综合实训、金融大数据分析实训、校企合作项目实战等。

人才培养特色本专业是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广东省重点专业,指导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30余项。专任教师16人,深圳市高层次人才4人,深龙英才5人,深圳市创业导师1人,具有“985”或“211”博士学位14人,兼职教师教学团队均由行企专家组成。师资队伍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教科研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完善,拥有深圳市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项,校内虚拟仿真实训中心2项,涵盖金融类职业岗位技能综合实训室7间;与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银河证券、东莞证券、富德生命人寿保险、海航期货等10余家知名企业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就业方向】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98%,就业起薪稳居全省同类专业前列。学生就业面向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期货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科技公司、财务公司、第三方金融服务机构等企业,可从事金融业务操作、金融客户服务、金融数字营销、金融数字化流程管理、金融智能风控、金融大数据分析、智能投顾等岗位。金融业为深圳市支柱性行业,随着深圳金融业的稳步发展,金融人才的需求将会不断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也将更为广阔。

【特别说明】“一流院校”高水平专业、省级重点建设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百千万项目”执行专业,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银行会计》、《银行软件应用》。

3、财税大数据应用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税务专员、财税数据分析师、跨境业务财税咨询等职业,能够从事财税处理、财税代理、财税数据分析、跨境税务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AI+财税、税法、智能化税务管理、大数据财务管理、大数据财务分析、税务合规与风险防控、国际税收、湾区税制比较、Python财税数据处理、业财税信息系统应用、财税机器人应用与开发、智能财税数据挖掘以及财税数据可视化分析等课程。

人才培养特色

依托“财经数据挖掘”、“智慧税务”等实践中心与“数智财经”产业学院通过“基础技能实训—行业项目实战—产业学院顶岗”三级实践链,覆盖纳税申报、税务合规、税务风控以及税务咨询等全流程实战场景。设立财税大数据创新工坊,联合企业导师开展创业项目孵化,鼓励学生参与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专业课程中设置国际税收等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国际税收规则和跨境企业的税务管理,拓宽国际视野。

【就业方向】可从事制造业、服务业等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纳税申报岗位、税务会计岗位、财税主管岗位、财税数据分析岗位、财税机器人应用岗位、财税代理与咨询岗位、税收征管助理岗位等。

【特别说明】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建设专业、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专业、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教师指导团队、市级大学生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校级专业建设规划一类建设专业。

4、财富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适应深圳及珠三角地区金融服务业发展需要,具有全面扎实职业核心技能与素质,掌握金融市场和财富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并熟悉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面向证券、基金、银行、保险、第三方理财等财富管理行业的金融科技岗位以及营销和客服岗位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金融科技通识、大数据精准营销、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智能投顾、智能投研、金融数据可视化、交易策略与量化投资、深度学习与金融企业知识图谱。

人才培养特色国家骨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省级校外实训基地。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均为985、211博士。专业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人才需求,自2021年遴选开设基金投顾特色班、智能投顾特色班、金融科技特色班,特色班成绩优异、就业率和薪酬整体水平较高。

【就业方向】可从事金融科技专员、证券投资顾问、基金投资顾问、财富管理经理等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