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专业介绍 > 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简介

一、学院介绍

管理学院溯源于2003年信息经济系。建院以来,学院始终秉持“求是创新,明德至善”办学理念,紧跟国际国内管理理论与实践前沿,与时俱进,乘势而上,培育了一大批具有管理智慧、创新精神、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高素质管理人才。

学院教育理念先进,现开设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工商企业管理、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关务与外贸服务、国际商务等专业。现有教职工79名(教授5人,副教授21人,讲师39人),其中专任教师51名(博士40人),专任教师博士比例达78%,"双师素质"教师46人。经过多年积累,学院建成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2项),省级精品课程6门,主编出版教材37本;先后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教科研项目24项,地市级教科研项目54项,申请科研专利22项。

学院办学条件一流,建有面积约2700平方米实训中心,校内建有14间专业实训室、1个省级实训基地,校外建有40多个省市级实训基地。学院积极适应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需要,与顺丰、阿里巴巴等名企深度合作,探索校企合作新机制,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攀升,近3年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深受社会好评。

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技能大赛国家级奖项2项、国际职业技能大赛奖项2项,荣获深圳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学院党委被校党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入选校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单位。现代物流管理教工党支部入选广东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单位。

二、专业介绍

1、电子商务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互联网和相关服务、批发业、零售业等行业的电子商务师、互联网营销师、商务数据分析师等职业,能够从事商务数据分析、视觉营销设计、网店推广运营、跨境电商运营、客户服务管理、互联网营销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2)核心课程:电子商务基础与实操、商务数据分析、网店运营推广、数字媒体运营、跨境电商运营管理、电子商务图像处理、视觉营销、互联网营销实务、客户关系管理与分析、电子商务物流等。

3)人才培养特色:本专业为广东省级示范性建设专业、国家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广东省二类品牌专业,通过国际专业标准评估认证,达到了英国资历框架(RQF)和欧洲资历框架(EQF)5级水平。专业与电子商务协会、产业园中大量优秀电子商务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引进行业细分领域中代表性电子商务企业进驻校内,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开展“虚拟仿真平台+真实企业项目”双轨培养,学生在校内即可完成实习到就业的无缝衔接。在罗湖互联网产业园、华南城电子商务产业园共建校外实习基地,选派优秀学生到知名电子商务企业进行跟岗和顶岗实习,将校内学习与校外实习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4)就业方向:适合在电子商务企业、传统制造及贸易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从事网上交易、网店美工、互联网营销、客户服务及售后支持、商务数据分析、物流信息系统管理等工作。深圳市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及第二批跨境电商综试区,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企业对熟练掌握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技能的商务人才有强大的需求量。

2、现代物流管理

1)培养目标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是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广东省一类品牌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智慧物流与国际供应链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设有智慧物流工程技术和国际供应链运营两个培养方向。

智慧物流工程技术方向聚焦物流智能化转型,以“技术赋能+管理创新”为双核,培养掌握智能物流机器人和无人机运维、物流系统规划、数据分析与决策优化的现场工程师,能够胜任低空物流、智慧仓储、无人物流系统运营管理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岗位。

国际供应链运营方向立足全球贸易与跨境物流需求,培养精通国际物流规则、供应链金融及多式联运的复合型人才,具备供应链全流程优化、风险管控及跨文化协作能力,服务“一带一路”及国际供应链网络布局。

2)核心课程

智慧物流工程技术方向:课程体系围绕“智能设备底层技术”“智能设备运维”“管理决策创新”三大能力维度,构建“理论-技术-管理”深度融合的课程矩阵。形成“知背景、晓原理,会操作、能维护、可创新”的教学链条。底层技术模块包括《智能物流机器人导论》《低空物流技术》等;运维模块包括《智慧仓设备运营与维护》《无人机维护与保养》《无人物流系统运营实战》等;决策创新模块包括《AI+智慧物流系统规划》《智慧物流管理》等。

国际供应链运营方向:从“基础理论”“运营实务”“综合实战”三阶段构建能力矩阵,覆盖国际供应链全生命周期。核心课程包括《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国际货运代理》《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数字供应链运营》等。

3)人才培养特色

前沿技术联合攻关:与顺丰、怡亚通、大数据研究院共建"智慧物流技术应用实验室",师生直接参与企业真实技术攻关项目,学生以科研助理的角色体验高难度的创新技术服务。

高端资源沉浸培养: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建有校园云仓生产性实训基地。采用企业级仓储管理系统和智能仓储控制系统,集成天狼、地狼、分播墙等多种智能化自动设备,助力学生提高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水平。

战略人才定制输送:校企合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入学行业认知帮助学生锚定企业战略人才需求,制定有针对性地学习计划,选择适合的职能岗位进行系统培养;校企联合开发课程体系,根据岗位技能要求制定教学内容;多期入企轮岗实践,实现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的"零缝隙"对接。

4)就业方向

智慧物流工程技术方向:就业领域包括智能仓储企业(京东物流、顺丰速运)、无人机物流服务商(丰翼科技)、智能制造园区等。就职核心岗位包括智能设备运维工程师、物流系统规划师、数据分析师、机器人调度主管等。未来晋升路径清晰,可向技术总监、智慧物流项目经理发展。

国际供应链运营方向:就业领域包括跨国物流企业(DHL、马士基)、外贸公司、跨境电商平台(阿里巴巴国际站)、保税物流中心等。就职核心岗位包括国际货运代理员、跨境供应链管理师、关务合规专员、全球采购师等。服务“双循环”经济与RCEP区域合作,职业覆盖亚太、欧洲等主要贸易枢纽。

3、工商企业管理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基础知识,具备较高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经营管理业务能力,面向各类生产型、服务型企业,能够从事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市场营销、Python应用基础、基础会计、组织行为学、服务管理、企业风险管理实务、商务礼仪、ERP应用、商务数据分析、办公软件商务应用、消费者行为分析、生产运作管理实务、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财务管理、数字营销、企业经营管理实务等。

3)人才培养特色

复合能力驱动:本专业打破单一学科界限,融合战略规划、数字营销、财务分析、人力资源等核心模块,构建 “管理+技术+商业” 的跨领域知识体系,培养可胜任多岗位的复合型人才。

实战场景教学:以真实企业项目、商业沙盘模拟、创新创业竞赛为载体,联合企业开展定制化实习,让学生在动态竞争环境中掌握资源整合、风险决策能力,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衔接。

数智化与国际化双轨赋能:强化AI工具应用、大数据分析等数智化技能训练,同步引入国际案例与大湾区本土案例,培养既精通本土商业逻辑,又具备全球化视野和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基层管理人才。

4)就业方向:本专业就业前景广阔,近三年就业率稳定在99%以上。毕业生就业领域多元,覆盖金融、服务、制造、教育等全行业,岗位涵盖行政、人事、运营、销售等核心职能,既可以进入工商企业担任经营管理岗位,也能在政府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部分学生还选择自主创业或继续深造。深圳作为全国经济前沿阵地,拥有数十万家企业,工商企业管理人才需求长期位列市场前列。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人才缺口持续扩大,为毕业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遇。历届毕业生主要就职于珠三角地区企事业单位,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在工作中表现优异,获得用人单位高度认可,展现出本专业强劲的就业竞争力与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4、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各类数字创意产业市场主体及其他涉及创意内容相关的行业,能够从事新媒体营销和运营、活动策划与执行、广告设计领域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2)核心课程:活动策划实务、AI+活动营销策划、新媒体内容创作、新媒体运营、直播营销与运营、广告实务、多媒体内容制作与编辑、文化创意思维训练、会展策划实务、文化理论与项目实践、文化企业经营管理、品牌管理实务、公共关系管理等。配套安排了活动策划与执行、新媒体运营、文化企业创业及经营综合实训等生产性实践项目,促进学以致用,提升实操能力。

3)人才培养特色:专业立足产教融合,建立行企专家库,紧密融合数字创意产业和专业建设与发展。自2007年创办以来,专业与大芬油画村、深圳广电集团、文交所、深圳市智慧文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沁会挑 (深圳) 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深圳创识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真实企业实践项目,学生就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部分毕业生甚至利用所学技能实现了创业就业。

4)就业方向:数字创意产业领域各类市场主体及其他领域企事业单位中活动策划与执行、活动营销与宣传推广、文案创意策划、新媒体运营、短视频策划与营销推广、直播经纪人、综合事务管理等相关岗位。

5、关务与外贸服务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中报关与货代行业对人才的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掌握报关、国际货运代理和商务单证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对外贸易、报关、国际货运代理、国际物流等行业,能从事报关,国际货运营销、组织与管理,跟单业务与单证制作等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核心技能:Ⅰ、从事报关与报检业务的能力;Ⅱ、组织国际货物运输及代理能力;Ⅲ、从事关务与国际贸易业务能力;Ⅳ、处理单证能力;Ⅴ、处理商品归类编码能力。

2)核心课程:报关实务、国际货运代理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实务、外贸跟单实务、进出口商品归类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国际集装箱与多式联运、现代物流概论、国际市场营销实务、国际贸易实务、运输实务、进出口税费核算实务、商务数据分析、跨境电子商务、关务实务综合岗位实训、国际货代综合岗位实训、外贸运营综合岗位实训等。

3)人才培养特色:关务与外贸服务专业(原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生,2021年根据教育部最新专业目录更名。本专业立足深圳,服务于区域外贸经济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专业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所需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依托于专业软硬件设施,建有电子报关、国际货代综合等实训室及相关的虚拟仿真软件,学生在模拟情景中掌握未来实际工作中基本技能。专业与深圳多家行业知名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以及就业的机会。

4)就业方向:深圳作为我国主要的国际贸易城市、国际物流枢纽城市,深圳出口规模连续第30年居内地外贸城市首位。外贸行业的发展催生了大量的外贸服务行业的岗位需求。相关公司数量快速增长,深圳现有货代企业近20000家,而这个数字在2007年仅为3000多。深圳报关企业达为4776家。随着深圳前海自贸区和国家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部署和落地,必将吸引更多外贸服务企业前来发展,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将持续上升。

关务与外贸服务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报关行、国际货代(航运、海运)企业,外贸企业、进出口公司、海关、国际物流企业等从事关务服务、报关报检、国际货代、国际物流、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工作。企业对专业培养的人才好评率高达98%,毕业的工资水平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6、国际商务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掌握国际贸易理论、进出口业务操作、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跨境电商运营、跨境电商营销等方面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国际营销、国际贸易和跨境电商等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核心课程:国际贸易实务、跨境电商理论与实务、进出口业务操作、跨境电商B2B运营、跨境电商B2C运营、全球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国际商务英语、国际商务谈判、跨境电商英语、商务数据分析、跨境电商营销、跨境电商物流、国际金融实务、国际商法等。

3)人才培养特色:随着国家进一步扩大开放政策、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中国的对外贸易和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国际商务专业人才需求大幅提高,主要就业岗位有外贸业务员、跨境电商运营员、国际市场营销推广员以及国际商务专员等岗位。国际商务专业和阿里巴巴等诸多行业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培训和推荐机会,提高实操能力,让学生掌握进出口贸易操作和跨境电商运营的职业技能,从而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获得全国外贸技能大赛中团体特等奖和广东省互联网+国际贸易技能大赛中一等奖,学生毕业后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4)就业方向:毕业生毕业可从事外贸业务员、跨境电商运营员、国际市场营销推广员、国际商务专员等工作岗位,负责国际市场营销推广、进出口业务操作、国际商务合作、跨境电子商务运营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