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简介
体育运动学院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体育艺术人才培养新高地,以“体艺双馨·德技并修”为育人理念,目前聚焦体育艺术表演领域,致力于培养体艺复合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积极助力体育强国建设和深圳“国际著名体育城市”建设。
1)三位一体师资矩阵,筑牢人才培养根基
学院秉承“引培并重、校企共育”原则,构筑了集学术领航、行业精英、大师工作室于一体的“三维一体”产教融合型高素质师资团队。其中,学术领航层汇聚了2名教授、6名副教授、7名国家级及国际级裁判员,院内教师团队中硕博占比达90%;行业精英层由二十余名来自深圳体育行业一线的精英导师构成;大师工作室由杨奥雪(世界传统武术冠军)、邓旋(2013年新西兰羽毛球公开赛女单冠军)、彭立尧(中国围棋职业九段)、吴昕(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羽毛球男团冠军)、杜勤(全国首批公派留学体育博士)、张萍(女排奥运冠军)、陈琳(深圳市瑜伽协会会长)、侯垚(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职业拉丁舞中国总冠军)、张弛(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职业组摩登舞冠军)等行业翘楚齐聚,为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提供了强大的师资保障。
2)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打造优质育人平台
依托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大运村体育设施遗产,学院不断提升高质量办学条件,校内新建智慧田径场、高标准体育舞蹈室等实训基地,校外与十余家校外知名体育机构紧密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实践基地,构建起“校内实训+校外实践”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学院现拥有广东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深圳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G智慧体育研究中心等一系列科研和培训平台。近3年获得科研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批知识产权10余项,丰硕的研究成果在粤港澳大湾区体育界广受赞誉。
3)竞赛成绩斐然,彰显专业实力
学院高度重视竞技体育发展,现有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田径、武术、健美操、啦啦操、健身健美、体育舞蹈等二十支运动队。自2019年以来,在全国及省级赛事中斩获500多项奖项,健美操、啦啦操、游泳、羽毛球、武术、毽球等传统优势项目表现突出,多次在重大赛事中摘金夺银。此外,学院还承办了 2018 年全国健身操舞锦标赛、2019 年亚太啦啦操锦标赛等大型赛事,积累了丰富的办赛经验,进一步提升了在体育界的影响力。
4)精准对接产业需求,畅通就业渠道
体育运动学院现开设体育艺术表演专业,自2023年招生以来,备受关注。专业瞄准体育培训教练、体育运营管理、艺术表演等领域,与深圳市中航健康时尚集团、深圳市瑜伽协会、深圳力本健身咨询有限公司、广东保冠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恋艺国际文化(深圳)有限公司、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深圳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等多家体育行企深度合作,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为学生提供优越的实训、实习就业平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助力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二、专业介绍
1.体育艺术表演
【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技能文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基础,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信息数字素养及职业道德,秉持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面向体育艺术表演、教育培训、文体活动策划与管理等行业,毕业生能够在舞台表演、艺术课程教学、体育艺术项目编导、文体活动策划执行、新媒体内容创作及机构运营管理等岗位中,展现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能力,成为兼具职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行业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表演创作与编导、健美操、体育舞蹈、啦啦操、街舞、瑜伽、表演化妆与造型艺术、音乐基础理论与制作、体育艺术欣赏、体育美学、健身指导、运动处方、表演艺术与实践、形体训练、运动心理学、运动解剖生理学、运动损伤防护与康复、体育教育训练学概论等课程。
【人才培养特色】本专业秉承"以艺强体、以体促艺"育人理念,紧密契合粤港澳大湾区文体产业需求,构建了"课堂+舞台+市场"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专业拥有由体育舞蹈亚洲冠军、武术世界冠军、国家级裁判及行业名师组成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依托大运村8万㎡智能化体育场馆群,打造集多功能训练演绎厅、体育艺术专业实训基地于一体的现代化教学场景。通过深化校企协同育人,与中航健康时尚集团、深圳市瑜伽协会等知名行企协会共建订单班。毕业生凭借扎实的艺体技能与运营管理能力,可在中小学担任体艺教师、健身机构教练、文体公司项目策划等职位。
【就业方向】少儿艺术培训、舞蹈健身俱乐部指导;中小学、幼儿园教学、活动组织;机关、社区单位文体活动组织、策划;团操教练、教学主管;健身俱乐部营销与管理、健身教练。